11日上午,SEE基金會(北京市企業家環?;饡昂}敾丶摇?022年首場活動來到了硇洲島“海龜城”,一座專門救護、暫養海龜等海洋生物的基地 。SEE基金會工作人員與合作伙伴齊聚基地,在風雨交加之中,將海龜們運送到沙灘邊,目睹它們平安地游向大海。
“閨閨啊,你可要學聰明點,好好在海里待著,下次再也別回來了!”活動體驗者張青在太平洋麗龜入海前憂心忡忡地囑咐道。
活動前一夜,大家與被救助的海龜們親密接觸,幫其換水、擦洗身體、酒精消毒等。同時,為了第二天的放龜活動能夠準時完成,大家熬夜為海龜們安裝定位追蹤器。
SEE基金會工作人員與海龜放歸活動合作伙伴——廈門大學科學團隊、海龜救護基地工作人員,為參加活動的愛心企業浙江英瑞特再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愛心網友海龜體驗官等一行人講解了海龜知識,使他們了解了每一只被救護海龜背后的故事。大家加班加點為等待回歸大海的海龜們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并為它們安裝衛星定位裝置。
衛星定位追蹤,是無傷安裝方式,將特制的衛星追蹤器粘合到海龜的背甲上,并在海龜回歸大海后,通過接收衛星信號持續追蹤海龜的科學保護技術。
在海龜放歸大海之前,工作人員會設定好追蹤器收回信號的時間等參數并啟動追蹤器,自動記錄海龜的位置、水深、水溫等信息。當海龜在大海中洄游浮出水面呼吸時,追蹤器上發射的信號會被工作衛星接收并傳輸回地面接收站,再轉送至處理中心,海龜的實時活動位置就會被記錄下來。將一定時段內下載的地理位置信息繪制成海龜的洄游路徑圖,有助于確定被追蹤海龜的活動。
SEE基金會通過支持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海南師范大學等科研機構開展科學定位追蹤的工作,對放歸的海龜進行科學研究。本次活動也是由廈門大學協助完成定位追蹤器的安裝工作,包括對兼捕誤捕綠海龜、蠵龜和太平洋麗龜進行衛星定位追蹤,通過海龜的活動軌跡,判斷海龜的活動熱點區域和覓食場。
本次衛星定位追蹤的海龜分別是:支付寶公益平臺愛心網友捐贈支持的“閨閨”(太平洋麗龜)、浙江英瑞特再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捐贈支持的“pearl珍珠”(綠海龜),以及騰訊公益平臺愛心用戶捐贈支持“紅孩兒”(紅海龜)。合作伙伴廈門大學也與廣東海洋大學的伙伴們共同放歸一只玳瑁和一只紅海龜,這五只海龜均安裝了并進行了衛星定位追蹤器。
在過去的兩年,SEE基金會已助力309只康復的海龜回歸大海,并對其中23只海龜開展衛星定位追蹤。數據顯示,它們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南海海域,甚至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未來,SEE基金會將繼續發揮社會化平臺優勢,為更多海龜提供救護暫養和科學放歸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