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為防疫一線人員準備愛心餐。 通訊員 湛組軒 供圖
近日,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市始終堅持人才工作不停歇、服務人才不打烊,用心用情用功做好對人才的關懷保障,匯聚人才力量齊心抗疫、共克時艱。
“有所需、必有應”
全力提供抗“疫”硬服務
“只持有國外護照,沒有國內身份證,暫時還未申請注冊粵省事,去醫院可能掃不了場所碼打卡怎么辦?”“降壓藥吃完了,身處坡頭管控區,后續買藥該如何解決?”在市縣兩級人才辦,負責人才服務熱線接聽的同志正在認真接聽各地各領域人才的訴求,每個問題都一一記錄下來,認真為他們解答和解決。
“0506”疫情發生后,湛江市委人才辦及時向在湛專家人才發出《疫情防控不放松,專家人才顯擔當》的倡議,號召廣大專家人才在疫情防控中積極發揮優勢、展現作為,齊心協力打贏本土疫情防控殲滅戰,并主動公開市縣兩級人才辦固定電話和工作人員手機號碼作為人才辦服務熱線,推動疫情期間人才服務不掉線、再升級。同時,第一時間向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縣(市、區)委組織部發出《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專家人才服務的函》,要求各地各單位密切關注和及時掌握本轄區本系統聯系服務各類專家人才的動態信息,主動協調解決各類人才在防疫和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全方位做好服務工作。
各級各部門積極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關心關愛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專家人才,在國際護士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市縣兩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及組織、人社、衛健等部門負責領導一起到疫情防控一線,對醫療衛生人才代表進行慰問,勉勵他們主動扛起核酸篩查、隔離管控、患者救治等急難險重任務,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更多人才貢獻。
據了解,全市開展“0506”“一對一”電話關懷慰問人才1065余人次,“點對點”信息、微信慰問人才5018余人次,實地走訪慰問3935余人次,收集梳理人才問題120條,已解決118條。
“舍小家、為大家”
踴躍投身戰“疫”第一線
“0506”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各領域專家人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迅速響應、積極行動,發揮專長,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在打贏本土疫情防控殲滅戰中貢獻智慧力量、彰顯責任擔當。
這些逆行者中,有扛起千斤重擔的醫務和工作人員,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坡頭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林炳華在疫情期間,與同事將官渡鎮、龍頭鎮、南油三區等封控區4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轉運到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救治,接診封控區高危孕產婦3例,輸卵管妊娠破裂出血1例,重癥COPD患者1例,日常接診量達到1000人次,24小時堅守在一線。
市第一中醫醫院護理部主任吳爵慧是一名黨員,她接到上級前往廉江進行核酸采樣的緊急任務后,迅速協調調度,1小時內集結形成由36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核酸采樣隊伍,火速奔赴廉江良垌鎮支援抗疫一線。期間她更是轉戰各個“戰場”,每批隊伍中都有她不知疲倦的身影。截止5月15日,她協調指導四批核酸采樣隊共完成251600人次的核酸采樣任務。
疫情發生后,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遂溪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張洪輝,他放下家中兩個幼兒堅守醫院發熱門診,分秒必爭,在發熱科室為遂溪人民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關。遂溪縣中醫院副主任護師葉舒展,參與黃略重點鎮核酸采樣醫療隊,日夜兼程,在烈日下、風雨中連續奮戰10來天,展現一名醫護人員最熾熱的初心和使命、責任與擔當。
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陳明始終堅持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每天連續工作20個小時以上,有時甚至通宵奮戰。因過度勞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老病根”突然復發,為不影響工作,他每天服用止痛藥繼續堅守崗位。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楊海娟曾支援過吳川和雷州抗疫工作,她得到指令就立馬帶領第一批隊員第一時間前往坡頭疫情中心,心內科醫生陳濤和麻醉科醫師許日平夫婦接到通知后也立馬安頓好家中幼子,雙雙投入坡頭抗疫一線,成為此次抗擊疫情一線的中堅力量。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是我市定點收治新冠病人醫院之一,收治了大部分新冠確診患者及疑似患者。該院感染性疾病科是主戰場,感染性疾病科負責人、副主任龐增帶領科室團隊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對新冠患者收治做了大量具體又全面的統籌安排工作,深入病房了解病情,制定診療方案,組織專家集中會診。
廉江市人民醫院心理醫生袁秋雯,除了在醫院坐診,還到城區的隔離點巡診,電話或視頻接診“三區”的精神異常和心理不適患者,心理治療室已成為當地戰“疫”的情緒“穩壓器”。
這些“逆行者”中,有模范帶頭的黨員干部人才,“一聲動員令”召來“萬肩鐵擔當”,共有42295名黨員干部下沉坡頭、赤坎、廉江、遂溪、霞山、吳川等縣(市、區)抗疫最前線。
坡頭區麻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黃盼,帶領核酸采樣隊員日夜奮戰,白天負責麻斜村3200余人的核酸采樣,晚上支援南調社區的核酸采樣工作。因3天3夜的連續奮戰,體力透支,暈倒在工作崗位上,在休息區觀察2小時無礙后,仍繼續堅持歸隊工作,她說:“我不能倒下,堅決不掉隊,不拖后腿!”
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曾海帶領市疫情防控前線指揮部流調組迅速組建流調溯源中心,統籌省、市、縣力量,積極推進疫情處置的流調溯源工作,對“三區”科學劃分和人員管控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并結合疫情發展實際及時調整“三區”區域,組織省市專家對疑難流調個案進行多次復盤、分析、研判,帶領他的團隊經常通宵達旦奮戰,把疫情傳播風險降到最低。
廉江市委宣傳部辦公室副主任何星鵬,為了進一步照顧良垌鎮封控區的特殊人群,帶領志愿服務隊登門到戶探訪居家隔離的孕婦、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獨居老人等,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以及用藥情況,及時為他們購買所需藥品,緩解他們心中的緊張。
據了解,湛江“0506”疫情發生以來,全市設立3110個臨時黨組織,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筑起一座座“紅色堡壘”。
這些逆行者中,還有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才身影。如市委統戰部積極動員各界人士行動起來,通過直奔抗疫一線、踴躍捐資捐物共抗疫情,匯聚成了統一戰線的強大力量。如教育人才爭當志愿者,2543名教職員挨個給學生家長打電話,堅持落實每天兩報的制度(12時和24時),全市共1.72萬名老師參與抗疫一線工作。又如市婦聯組織1.8萬名婦聯干部、執委、志愿者、女企業家等各方力量,聞令而動,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全力增援一線核酸采樣及保障工作,展現柔韌堅強的“她”力量,筑起一道道抗擊疫情的“平安墻”。
“伸援手、聚眾力”
同心匯聚戰“疫”強力量
在湛江面臨疫情的艱難時刻,有無數雙援手將我們托起,讓我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將更多、更大、更廣泛的人才力量,鼓舞起來、激發起來、凝聚起來,積極投身抗擊疫情中,一眾單位、企業人才懷揣一顆愛國心、一腔愛國情,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捐資捐物,匯聚成戰“疫”強大力量。
農業領域人才、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副董事長、廣東區總裁楊軍,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他組織開通正大集團社區團購業務,為坡頭區南油北苑、申藍寶邸等5個小區提供十余種食品和日用品。目前物資供應已覆蓋坡頭小區居民共8634戶,覆蓋居民人數約2.5萬人,并向遂溪縣黃略鎮等捐贈正大食品、用品等防疫物資共計金額21.5萬元。
信息技術領域人才、廣東海大協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耿濱,自湛江疫情爆發以來,他加快研發電子哨兵防疫核驗系列產品,研發出疫情預警大數據平臺,集人臉測溫、健康碼核驗、人證核驗于一體,內部人員可以不用出示手機,直接刷臉即可查詢健康碼信息,同時具備疫情預警大數據平臺,實時展示核驗記錄,精準助力防疫工作。
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廣東金嶺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湛江市鄉村振興協會會長林森,在本土疫情發生后,每天安排人員無償向社區核酸檢測點醫護人員、基層工作者、外地支援工作者、志愿者們派送愛心餐、水果、糖水等食品,累計金額80多萬元。在5月12日國際護士節當天,林森還設計制作了祝??ㄆ?500多張、捆扎花束近千束和一千多份巧克力,送給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體現了青年企業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
南派醒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榮仔,在國際護士節當天,將非遺吉祥物小獅子送給即將奔赴黃略鎮各村委會開展核酸檢測的醫護人員,收到禮物的醫護人員直呼驚喜,“想為前線醫護人員送上小獅子,寓意吉祥如意、順順利利。我們連夜準備了200只小獅子,今天看到大家的笑臉,內心也很激動?!崩顦s仔介紹道。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此輪戰“疫”中,共有6市采樣人員2300名、13市流調人員350多人支援湛江,共同打贏本土疫情防控殲滅戰?!罢拷且蛔袗鄣某鞘??!边@是茂名市電白區人民醫院支援湛江核酸采樣隊隊長梁秀金在圓滿完成任務、即將離開湛江之際,對這位“鄰居”的印象與“表白”。
此外,高技能人才所在的省、市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培訓基地已累計為我市一線抗疫人員送出愛心餐食約20萬份,免費捐贈餐食及物資價值共計106.28萬元,為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貢獻“粵菜師傅”力量。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堅守一線,為解決受疫情影響的果農困擾,主動承接農業種植托管事宜,托管封控區外的面積約170畝荔枝種植園,協助治理荔枝病蟲害,讓封控區的果農們“安心、放心”抗疫。文藝作品也溫暖人心,歷經連續通宵達旦創作,由文藝界人才與湛江日報社團隊共同創作的《“湛”勝疫情 美好“江”來》抗疫MV于5月13日面世,6個小時內MV綜合播放量已突破50萬,為奮斗在抗疫一線的人們加油鼓勁。教育人才坡頭區官渡鎮中心小學美術老師莫李明,以筆為援,以畫抗疫!他在湛江隔離酒店以畫作守望,每天花近10個小時作畫記錄抗疫一線工作者瞬間,4天作畫9幅……
攜手共進,同心戰“疫”!湛江市各類人才在關鍵時刻凸顯本色,在緊要關頭勇于擔當,他們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懸,用自己的智慧和身軀扛起社會責任,用忘我付出體現生命價值,他們為打贏本土疫情防控殲滅戰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