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明創建辦督導調研組在全市各地現場探訪的過程中,時??梢栽卩l鎮村頭,看到一幅幅展示湛江文化、反映市民生活、充滿文明元素的墻繪畫,絢麗多彩、栩栩如生,令人賞心悅目。(據4月18日《湛江晚報》)
事實表明,鄉村過道兩邊光禿禿的水泥墻,是亟待開發利用的文化宣傳載體。各地不妨充分利用這一閑置資源,以連環畫、彩繪等形式精心繪制文化墻,使一座座普通的農家墻變成一道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這對美化村莊、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雖然一些地方的村莊也搞墻繪,但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如題材單一,內容空洞;缺少管理,維護不力;更新太慢,內容陳舊;數量較少,易被忽視等。這需引起重視,不妨從我市官渡鎮東岸村委會東岸村、山嘴村委會石溪村等的特色文化墻中汲取經驗。
首先,要加強組織引導。在推進“文化墻”建設中,要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旋律,倡導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時代主題,努力把“文化墻”建成群眾歡迎的政策明白墻、科技指導墻、文化娛樂墻、美德教育墻,力求喜聞樂見,生動活潑,圖文并茂。
其次,要大力培養本土創作型墻繪人才。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培訓和幫扶,提高農村“文化墻”創作水平。只有培養出來自農村,生活在農民之間,甚至正從事著農業生產的創作者,才能繪制出廣大農村群眾喜愛和關注的作品。同時,還應落實“文化墻”日常管護責任制,明確管護職責,要根據“文化墻”內容長期性與時效性的不同特點,合理安排更新周期,建立督查和定期考核制度,保證“文化墻”及時更新,內容、形式緊跟時代步伐,使文化墻發揮其最大價值。